请关注农富康微信公众号: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精彩视频 > 水产视频

网箱养鱼还能不喂食

2015-11-13 9:09:31

暂无图片。

详细介绍


       节目看点:王从军养的鱼,一元钱的饲料都没投喂过。养鱼不用喂食?鱼能长大吗?他养鱼,从这么小到大,都是在网箱里面长大。任何动物长大都得吃东西呀,王从军真的一元钱饲料都不给鱼喂吗?他养的究竟是什么鱼?《科技苑》为您揭秘。

  主持人:大家都知道,一个生命要活下去,吃是头等大事,这是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。可是陕西安康有个叫王从军的人,却撂出一句惊天大话,他家养鱼从不喂食,从小到大一口也不给,而他的鱼照样能长三四十斤重,难道他家的鱼吃空气长大的?

  王从军:我养的鱼,一块钱的饲料都没投喂过,从这么小到这么大,都是在这个网箱里面长大的。什么饲料都没投喂过。

  看王从军朴实的样子,不像是说大话。可养鱼不喂食,鱼靠什么活呢?这话说给你,你信吗?

  市民:我还没听说过,养鱼不投饲料,那怎么能生长呢?

  市民:鱼和人一样,不吃食咋行啊?人一天两天不吃还可以,时间长了就会饿死的。

  别说街头的老百姓不信,就是老渔民也很难相信。

  养殖户:我养了三十多年鱼了不投饲料它能长吗?鱼喂东西它才长。

  没错,世界上没有不吃东西就能长大的动物。由此看来,王从军的鱼肯定是吃东西的,那么他养的鱼到底吃的是什么东西呢?这些东西又从哪里来呢?他养鱼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?

  王从军:我家不投饵养鱼已经三年了,我们养鱼的库区,国家对水质要求非常高,国家这两年鼓励不投饵养鱼。

  王从军家住汉江上游,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,国家自然要对水源进行保护。可他三年不喂食,鱼到底吃什么呢?

  吉红: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位于汉江流域的安康的瀛湖水库,这里边水质是非常好的,国家对这儿的水质保护非常重视。这一江清水将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送到京津冀地区,所以在这里进行养鱼生产,一个首要的原则,就是要保证水质的优良。

  专家和王从军都是同一个意思:保护水源就不能投喂饲料。一般来说,养鱼想让鱼长得快,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给鱼投人工饲料,然而这样一来,剩余的残饵和鱼的粪便很容易造成水质的污染。

  吉红:规模化来养殖,群众都来进行投饲,都来进行投饵,就有可能造成水体的污染。

  很显然,要保护好水质,就不能投喂饲料,而要养好鱼,不能不投喂饲料。这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。

  吉红:形成一个矛盾,养鱼生产和水质保护这样一个比较尖锐的对立的矛盾。

  保护水源是大局,要想养鱼就不能投喂饲料。可是天下哪有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喂料的好事儿呢?不过专家证实王从军也还真的没投饲料,他养的鱼还真就能长到了三四十斤。 其实王从军养鱼不喂食儿,是专家教给他的一项全新技术。

  吉红:大家已经认识到过量的投喂饲料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,如果我们找到一种生产方式,少投,甚至不投饲料,让鱼长得又快又好,岂不是一件大好事。

  事儿是好,可专家再大、再有智慧,也不能让鱼儿空活吧?如果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,渔民还省了饲料钱,水体也不会污染了。

  吉红:我们主要任务就是在不投饵养殖生产方式下让鱼能够长得很好,找到这样一类鱼。

  专家要找的是一类什么样的鱼呢?咱不妨先对鱼的家族作一个了解。

  世界上鱼的种类非常多,据统计超过两万种,通常按食性分为三类。一类是肉食性的,比如典型的肉食鱼类鳜鱼,它是以活鱼为食。第二类是草食性的,比如草鱼,它主要吃水草和陆生植物;第三类是杂食性的鱼,比如鲤鱼,它既可以吃动物性饵料,也可以吃植物性饵料。

  吉红:无论它是肉食性、杂食性还是植食性的,需要饵料有一定的大小,所以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投喂饲料。

  是啊,专家自己也说无论是什么鱼,都需要给它投喂饲料。他到底要找的是什么鱼呢?从王从军的网箱看,不投喂小鱼小虾,看来养的不是吃荤的鱼;网箱里没有种水草,养的也不是吃素的鱼。那么王从军养的到底是什么鱼呢?

  吉红:真有这样的鱼,我们称之为滤食性鱼。

  王涛:滤食性鱼有一项独特的本领,它们的鳃不但能呼吸,而且还能吃东西。

  原来专家找的是一种专吃浮游生物的鱼。

  鱼头两边各有一个鳃,红色的部分叫做鳃丝,是鱼呼吸的地方,白色的部分叫做鳃耙。

  王涛:我们可以看到滤食性鱼的鳃耙非常细非常密,像梳子的小齿一样,在它呼吸的时候,水流带进来浮游生物,浮游生物就被它小耙上的小齿拦住而进入到口腔里,然后被吞下去,被消化被吸收。

  滤食性鱼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鳃耙十分致密,就像一个梳子一样,当鱼吞进水的时候,水流过鳃耙,就会把水中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一些饵料生物留在口腔里,然后进入食道。这样它就可以不依靠外界给它投喂颗粒饲料,完全利用水中的生物进行生长。

  王涛:滤食性鱼成员是很少的,但其实它们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的,因为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,这里面有两种,鲢鱼和鳙鱼都是滤食性的。

  鲢鱼和鳙鱼不算是什么新奇特的品种,由于它们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就能生长,而且适应性强,长得快,所以在我国大江南北都很常见,它们的一日三餐得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楚。

  王涛: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瓶子里面星星点点的小点,它们就是浮游生物,存在于微观世界里,个体很小,肉眼几乎看不到。

  借助高倍显微镜,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真面目。浮游生物的个体都很小,最大的也不过十分之一个芝麻大。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,鲢鱼最喜欢吃浮游植物,而浮游动物是鳙鱼的美味。虽然它们个体很小,但只要数量够,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鲢鱼和鳙鱼的营养需要的。  说来说去不就是找滤食性鱼吗,鲢鱼和鳙鱼就是现成的,有必要满世界去找滤食性鱼吗?作为专家,他们当然知道鲢鱼和鳙鱼可以滤食,但是它们在我国的养殖量非常大,渔民们卖不上好价钱。

  王涛:我们必须找到滤食性鱼的升级版,也就是说它除了像鲢鳙一样可以滤食浮游生物,不需要投喂就能生长,还要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,如果渔民养一条的收入能顶四条五条,那渔民肯定就有的赚了。

  专家们撒开网去,从太平洋到大西洋,满世界找鱼。滤食性的鱼种类本身就很少,而且很多鱼不是挑剔环境,就是长得慢,专家们一一排除,最终选择了来自北美洲的匙吻鲟。

  吉红:匙吻鲟是鲟鱼家族中唯一一条滤食性鱼类。

  当然如果有小鱼小虾,匙吻鲟也绝对不会放过,因为它长着一个勺子把一样的长嘴,这是他捕获猎物的利器。但如果没有小鱼小虾,单靠浮游生物也能生存,这是匙吻鲟的一个超级本领。

  匙吻鲟原产于北美州的密西西比河流域,生长速度快,肉质鲜美,体型较大,一般能长到1米多长。用它的鱼籽做成的鱼籽酱,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。还有一点很关键,就是这条鱼适应性很强。

  吉红:它在养殖上的特性,适应温度的范围比较广,它可以适应0—32℃的水温,可以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都可以很好的养殖。

  专家们费了不少周折,把匙吻鲟引进到了安康。2013年王从军成为了安康第一批养殖匙吻鲟的人,大家都指着这条鱼能给渔民们带来好效益。

  然而,匙吻鲟并没有给专家面子。专家们碰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大问题。

  吉红:我们意识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,就是如何让网箱中的鱼吃饱吃好。

  匙吻鲟不是滤食性鱼吗?它自己能够滤食浮游生物,怎么会饿着呢?

  吉红:如果我们让鱼在水体中自由地采食,它是一定能够吃饱的,而在这个小小的网箱里,它的饵料资源相对比较少。

  原来,鱼被圈在了网箱里,没法自由自在地觅食。尽管水库里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,但是鲟鱼吃不着呀,而网箱里的浮游生物又远远不够吃。这可怎么办呢?

  这回,大家都头疼了!怎么样在保证养殖密度的情况下,让网箱中的鱼吃饱呢?

  吉红: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人工捞取天然饵料,去给网箱里的鱼进行投喂。

  鲟鱼小的时候胃口小,人工捞浮游生物喂它们还跟得上。但是,随着个头的增大,它们的饭量也越来越大了,这种办法就行不通了。

  刘超:我们人工捞的浮游生物量非常有限的,它远远不够鱼吃。放到网箱里面的浮游生物如果不能被及时吃掉,它就会逃逸到网箱外边去,这样我们就白白忙活了。

  鱼在一天天长大,食量一天天增加,好不容易打捞的浮游生物又大量逃逸。这下渔民们都急了,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网箱里的鱼挨饿吧?这时专家们想出了一个急救方案。

  吉红:就是尽量把网箱做大,让更多的水流进来,让更多的天然饵料进来。

  一般的网箱都是6X6米大,如果加大网箱的容积,水体里的天然饵料自然会增加不少,但是算算帐又不划算。

  吉红:它会增加设施成本,增加管理成本,所以无限度地增加网箱面积和体积,也是不现实的。

  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到底怎样才能让网箱里的鱼吃饱呢?

  吉红:最好的办法是让浮游动物自发地源源不断地到网箱中来自投罗网,让我们的鱼吃饱吃好。  如果浮游生物能够自投罗网的话,大家就不用发愁了。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?专家们通过观察发现,浮游生物是均匀分布在水体中的,它们自身移动的范围很小,通常都是借助水流的力量活动。那能不能在水流上做点文章呢?

  刘超:河流的水都是流动的,水库的水也一样,也是在微微流动。

  水流让专家们打开了思路,专家们想利用浮游生物随波逐流的特点,让它们乖乖地自投罗网。如果把网箱顺着水流的方向,更多的浮游生物自然会在水流的带动下,流进网箱里,而这些过路的浮游生物就会被鲟鱼截获了。

  连体网箱的摆放应该和水流的方向垂直,以使网箱里水体的交换量实现最大化。这样利用水流的方向,充分增大网箱与水流面接触以后,网箱内的浮游生物量会增加20%。

  刘超:这样鱼得到的微生物量,就可以够它的温饱需要。

  利用水流,网箱里的鱼基本够吃了。但是随着鱼的长大,饵料供应又不足了,鱼的生长速度一直上不来。因为只有让鱼完全吃饱喝足了才能长得快。

  专家们再一次陷入了困境之中。

  夜深人静,网箱上点起了迷人的灯光。这诗一样的场景,既不是为鲟鱼吃食照亮,也不是为了让鱼塘变得好看,它其实是专家们让浮游生物自投罗网的另一个法宝。

  那么点几盏灯,浮游生物们就会自投罗网吗?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?

  原来,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,诱虫灯给技术研发带来了光亮。

  刘超:种植业中的诱虫灯技术以对我们启发很大,它是利用昆虫趋光性原理保护植物的。

  诱虫灯大家都不陌生,是物理防治虫害的高手,能够在夜晚用可见光和紫外线光引诱和捕杀有趋光性的昆虫。

  刘超:我们也发现水中的浮游生物它也有趋光性。在黑暗的水域环境,它向有灯光的地方集聚。池塘中有光亮的地方,微生物它就会聚集到那个地方去。

  正是利用了浮游生物的趋光性,专家们展开了和这些微小生物的对话,发明了点灯养鱼的新方法。

  灯光会骗来浮游生物,可要招来更多的浮游生物,哪种色彩的光最好呢?每个网箱该放多少个灯?灯又该怎么摆放?点灯养鱼的细节也很新鲜。

  专家们对灯的光照强度和波长进行了选择,将黑光灯、紫光灯、LED灯、白炽光灯等放在一起进行实验,后来发现在白炽光灯下聚集的浮游生物量最多。

  根据反复实验,专家们确定了合理的灯光的亮度,数量和摆放高度。像这样36平方米的网箱,安装一个20瓦的灯泡就可以,如果网箱面积增大一倍,相应地就要增加一个灯泡,高度距水面1米左右。

  专家发现鲟鱼有两个采食高峰,分别在早晨和晚上。这样开灯和关灯的时间就好确定了。

  采用灯光诱饵养殖,每平方米水面可以放五六条鱼,像36平方米的网箱,一口网箱可以养200条鱼左右,这样完全能保证它们吃饱吃好。

  养殖户:我们这灯光养殖匙吻鲟效果挺好的,这三年以来我们省了不少成本,一个网箱一年能省3000-4000元钱。

  记者:你这两年从来都不投喂饲料是吗?养殖户:是的。

  记者:那你觉得鱼够吃吗?养殖户:鱼够吃,长势挺好的。

  这三年来,当地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采用点灯不投饵的养鱼方法了。

  吉红:我们所推广的这项通过点灯不投饵,进行滤食性鱼类生产的养殖方式,在安康地区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。

  依靠这项技术,王从军真的不投饵料把鱼养成了,安康的许多渔民们都把鱼养成了。渔民既挣到了钱,水库的水质得到了保护,一举两得。

  主持人:养鱼点着灯、从进了网箱一元钱的饲料都不用喂,鱼长得还倍好,这种养鱼新技术不仅仅听着新鲜,更为重要的保护了养鱼水体的水质。环境好了,钱挣得才踏实,这项新技术在我国很多江河湖泊都具有推广价值。

更多图片